法学学硕,法学学硕考研考哪些科目
推动中日大学间交流合作、发起中日刑法学术交流、倡导实现亚洲和平……90 载坚定不移, 开启中日学术交流新篇章。“这一切都出自一个17岁少年的初心。”回顾过去半个世纪以来致力于推动中日学术交流的往事,早稻田大学原校长西原春夫这样告诉我们。
价值观发生遽变的 17 岁少年
西原春夫反战和平的信念与他年少时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出生于 1928 年,9 岁时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这个国家就这样进入了西原春夫的视野。“当时我们学校的一名老师取得了军官资格,全校师生为他送行,不久后他便在一次战役中丧生。这名老师同时也是我同学的父亲,身边发生这样的事让我很震惊,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 到‘战争’的残酷。”
此后战争不断升级,西原春夫和所有的日本孩子一样,接受了父母和老师告诉自己的信息,认为日本在亚洲的所有政策都是正确的,作为这些政策的一部分而开始的中日战争是一场建立新亚洲的“圣战”。“当时我们受到的教育是,中国和朝鲜虽然曾经辉煌,但现在已经衰落了,理应被日本征服。”而这一切,在 1945 年戛然而止。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战争结束。此时的西原春夫已经成长为一名 17 岁的少年,在这个情绪最敏感的年龄段,他被告知自己一直以来的认知都是错误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日本战败所带来的价值观的转变是灾难性的。”
当年少的西原春夫首次了解到日本在海外所做的事情的真相时,他感到十分痛心。“有多少次我起了鸡皮疙瘩,汗水顺着我的背脊流下来,我甚至都无法站稳。”他逐渐意识到,日本人必须为自己所造成的伤害与损失向周边国家的人民作出补偿。对于他们来说,日本士兵杀害了他们心爱的父亲、丈夫和儿子,他们的家园被烧毁,食物被掠夺。有怨恨是理所当然的,而这种怨恨可能会持续很久。“我当时还太过年轻,没有能力去弥补。我想,也许当我长大后,我能以某种方式进行偿还。在那之前,我会牢记此刻的心情。”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西原春夫按部就班地升学、工作,却一直没有机会实现年少时的心愿。直到 37 年后,已经 54 岁的西原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西原春夫与时任北大校长丁石孙在李大钊铜像(北大校园内)前合影
开启中日学术交流新篇章
1982 年 6 月,西原春夫作为早稻田大学的常任理事代表校长前往北京,签署与北京大学之间的学术研究交流协议。“至今为止我已经访问中国 89 次,那是第一次,当时我已经 54 岁了。”当他到达北京大学之后,发现气氛非常僵硬。为了缓解现场的气氛,西原春夫在致辞时讲述了自己年少时的经历与想法。“我不是商人,所以不能用钱来弥补。我也不是政治家,所以不能用政治力量来弥补。但我现在是日本一所有影响力的大学的代表,有能力促进日中两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为中国做贡献。今天,我带着 17 岁那年的感想来到这里。”这番讲话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僵硬的气氛一扫而空,“对方表示,早稻田大学这是和我们赤诚相待。”就这样,早稻田大学成为了日本第一所与中国大学建立友好交流关系的学校。
提起这段往事,西原春夫告诉我们还有一个令他记忆深刻的后续。当他回到日本后,随即爆发了“教科书事件”,中日关系降至低谷。西原春夫感到十分懊丧,担心在公众压力下两校的交流协议会被取消。后来,北京大学外事办公室委托一名在北大交流的早大教授给他带话 :无论国家与政府之间发生什么,北京大学对于西原春夫领导下的早稻田大学有绝对的信心。“这是心与心交往的共鸣,听到这番话后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1988 年4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1届中日刑事法学术讨论会
此后,西原春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大了早大与中国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范围,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国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1994 年 7 月 1 日,在他的推动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立了日本成文堂文库,成文堂捐献了大量日文法律书籍,为中国学者和学子从事刑法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
第二,西原春夫以刑法学专家的身份发起并推动了“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于 1988 年开始以每两年一届、中日双方相互交替的形式举行,至今已举办了 17 届。即使在中日关系十分紧张的“钓鱼岛事件”期间,研讨会也照常举办。“长期以来的坚持,可能使我们获得了不可动摇的信任。”
第三,1991 年西原春夫就任“安田和风纪念亚洲青少年交流基金”运营委员会委员长,该基金以发放奖学金的方式资助青年刑法学者到日本各大学进行为期两年的访问留学,至今已有 25 名中国学者受益。他们成为了中国刑法学界的中坚力量,在各个高校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发起“中日国际法学者研讨会”。西原春夫认为,建立国际法秩序对于东亚乃至世界和平都是很有必要的,因此需要有创造机会,与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中国国际法学者交换意见,保持长期合作。尽管很多人并不看好这一想法,但是西原春夫坚信以自己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了解,“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
第五,发起“东亚不战推进项目”。该项目由以西原春夫为代表的 18 位日本“长老级”人物提议,希望所有东亚国家的领导人于 2022 年 2 月 22 日 22 时 22 分 22 秒这一千年难遇的时刻发表宣言,宣布东亚将成为一个没有战争的地域。“虽然听起来像痴人说梦,但是如果真的实现的话,世界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吧。”
西原春夫手捧祝贺文集《刑法知识的更新与增长》
2018 年,为了庆贺为中日法学学术交流倾注了长年心血的西原春夫的 90 诞辰,中国刑法学界精心策划出版了《刑法知识的更新与增长——西原春夫教授 90 华诞祝贺文集》。这在中国学术界是极为罕见的,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 20 年前,中国刑法学界就已为西原春夫策划出版了 70 华诞祝寿文集。文集汇总整理了中日刑法学界多年来交流的成果,价值重大, 意义深远。
热爱汉学,到访中国近百次
“你知道千秋凛然的意思吗?”,西原春夫指着事务所里友人赠送的书法作品向我们提问。当西原春夫第一次访问四川时,在刘备庙的山门处见到了这四个大字,尽管语言不通,他还是瞬间理解了其中蕴藏的含义,“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日中两国人民拥有着同样的感情”。
《论语》、《颜真卿书法集》、孔子雕像……西原春夫的事务所里充斥着 中国元素。“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日本人来说,中国就像是可亲可敬的先祖,是日本文化的基石。”从小学习唐诗、《三国志》的西原春夫,在受邀访问中国时,还曾专程前往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出现的“阳关”,亲身体验到“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震撼。他告诉我们,自己访问中国高达 89 次,去过杭州、敦煌、吐鲁番等 56 个城市,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西原春夫来到自己致力于中日交流的原点•卢沟桥
谈及今后中日两国关系的走向,西原春夫认为,两国人民在交往时, 应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才能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两国青少年应该加深相互了解,摈弃偏见,抛开争论,携手共创未来。
回顾致力于推动中日学术交流、促进中日友好的一生,西原春夫表示, 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召唤。我和其他人被召唤而来,会尽自己所能来回应。我与中国的牵绊始于 85 年前的卢沟桥事变, 此后我的所作所为,可能都是命运的安排,为了让中国这个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国家,变得更加优秀吧。”
※ 截至采访刊登时,由西原春夫等人发起的东亚不战推进项目已于2022年 2 月 22 日在日本外国特派员协会举行记者见面会。
東京online客服咨询
版权说明: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创作者,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 微信:xinshuo20122015
法学学硕(法学学硕考研考哪些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