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就业方向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126
心理咨询
的对象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二是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产生心理障碍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工作、生活并请求帮助的人群。
三是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或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
精神正常人群在现实生活中会面对许多问题,如婚姻家庭问题、择业求学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等。
他们面对上述自我发展问题时,需要做出理想的选择,以便顺利地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
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向他们提供心理学帮助,这类咨询叫发展性咨询。
另外,有些人长期处在困惑、内心冲突之中,或者遭到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而失去心理平衡,心理健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尽管他们的精神仍然是正常的,但心理健康水平却下降许多,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
这时,心理咨询师所提供的帮助,叫心理健康咨询。
心理咨询的对象包括精神不正常的人(精神病人)吗?
不包括。
可是,为什么精神病院里也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科呢?
因为精神病人,经过临床治愈之后,心理活动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他们已经基本转为心理正常的人,这时,我们不能再认定他们是精神病人。
所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和治疗才具备介入和干预的条件。
当然,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介入才有真实价值。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他们康复社会功能,防止疾病的复发。有些潜伏期的精神病患者也有可能来到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工作者也可以做些工作。
但是,要注意做好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对于临床治愈后的精神病人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时,必须严格限制在一定条件之内,必要时须与精神科医生协同工作。
心理咨询
的任务
01
一、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
人人都是生存在身外的客观世界中,但却有各自的内部世界。
这两个世界,被人的认知与实践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以,两者总是处在既一致又矛盾的状态中。
我们的内部世界,基本是由以往积累的经验构成;而我们的外部世界,却是由活生生的、不断变化的现实构成。
我们的内部世界,可以按我们的意志来编排;
而我们的外部世界,却是不随我们的意志而改变的。
这两类世界之间的差异,其本身就是矛盾的。
当我们对这种矛盾缺乏明确认识,采取了错误应对方式的时候,都会在我们心灵深处,产生困惑不解、烦躁不安,甚至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价值产生怀疑,对自己固有的信仰发生动摇。
这些,就是我们产生各类心理问题的前提。
或许大家认为,所谓“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只是一般哲理;
可是,细想一下,这种哲理随时随地都在伴随着我们。
在认知心理学中,很讲求所谓的“合理认知模式”,把“合理认知模式”当作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
我同意这种看法,但是,若想确立“合理认知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真切地了解自己的内、外世界。
一个心理咨询师,当你面对一位求助者,企图通过改善他的认知去帮助他的时候,这时,心理咨询的第一任务,就应当是帮助他认清自己的内、外世界。
在到处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中,五花八门、冲突横生的客观世界,既向我们提供无数信息资源,使我们充实自己的内部世界;又用压力、诱惑、假象以及变幻莫测的种种事态,不断地袭击我们。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既吸纳着外部世界的“营养”,又不断地吞噬着苦果。
可以想见,在利、弊兼备的生存环境中,知彼知己,该是何等重要。
心理咨询师作为助人者,即便对方仅仅希望在个人发展方面获得某些帮助,恐怕咨询师也要首先让求助者认清自己的内、外世界。
在生活进程中,人们不断积累经验,到一定时候,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便形成所谓“经验系统”。
这种“经验系统”,反过去又能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影响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影响人的决策、行为,等等。
这就是说,人面对客观世界,不是绝对消极被动的。
人的内、外世界之间,是处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人类能在生存和发展中,具备一种“积极适应”的能力。
咨询师在与求助者讨论如何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时,指出这种内、外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积极适应”能力,也是咨询任务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那些有外控倾向的宿命论者,这样做更有必要。
由于我们进行的是心理咨询,所以在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时,理应更多地侧重对内部世界的认识与评估,特别是对那些极缺少自知之明的求助者来说,咨询师应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
通过咨询,有些人惊奇地发现,许多心理问题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一旦理顺了自己内心的情结,软弱的内心世界会变得坚强起来,生活会变得更惬意、更充实、更美满。
02
二、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
求助者经常确信自己的动机和需要是正确的、合理的,认为自己十分清楚需要什么,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是由这种盲目自信造成的。
一位女士32岁的时候,以极高的条件选中了一位男士,在深深爱上这位男士之后,这位男士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实,老实地告诉她,8年前,他曾经与初恋者发生过一次性关系,后来,初恋者另有所爱,抛弃了他,在这之后,他一直不敢再与任何女孩接触。男士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后,女士大怒,离他而去。
自此,女士内心被爱、恨、怨、怒、悔等一系列恶性情绪包围,精神失去了支撑,行为没有了方寸。
显然,这位女士的情感需求受到了沉重打击,强大的动机挫折,将它打垮。
我们要问,除了这位懵懂的男士“不该实话实说”而外,女士的爱欲是否合理?她的观念是否正确?她的心理障碍与她的欲望、观念有关吗?
还有些人,以为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是正确的,从不怀疑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理解的准确性。
但是,当他们走进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咨询师交换意见之后,他们才恍然大悟,他们的观念错了!正是他们自己的错误观念,将他们引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心理咨询的任务之一就是协助求助者纠正自己的错误思维和观念,与其说是理论的推导,不如说这是心理咨询师们多年临床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对于某些求助者来说,帮助他们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学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这不仅能够解决他们当前的心理问题,而且能够使他们看清未来的方向,从而为他们加速自我成长,由“自为地生活”发展到“自觉地生活”奠定可靠的基础。
03
三、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
1、面对现实
生活必须永远面对现实,这是生活的真谛。
心理咨询应当帮助求助者学会面对现实,帮他们提高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前来咨询的某些求助者,他们的心理问题,可能是由于不敢面对现实造成的。
有的人,由于在现实中遭遇了失败或严重挫折,很可能走上逃避现实的道路。
他们可能沉溺于过去的痛苦回忆,或者固执地坠人未来的想像。
它们在回忆和想像中生存,久而久之,对想像和回忆形成依赖。
越依赖回忆和想像,越脱离现实;越脱离现实,就越依赖回忆和想像,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人们面对现实需要勇气,而逃避现实并不困难。他们只要用全部时间回味过去、计划未来,现实问题就可以被排挤出局。
为此,心理咨询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求助者回到现实中来。
任何人都有三个时态: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的永远是历史,历史绝对不会倒退或再来。它只能负载着我们的一切经历,永远留在我们的身后。
无论是痛苦,抑或是欢乐;无论是成功,抑或是失败;无论是辉煌,抑或是黯淡;无论是正大光明,抑或是污浊卑劣,“一切的一,一的一切”,都只能成为脚印,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远离,渐渐的淡化。
我们有时凝眸回首,但那仅仅是为了应对现实生活而从历史经验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罢了,过去对我们的现实意义,仅此而已。
未来的仅仅是希望,希望可以给我们激励,但不能替我们解决任何现实问题。
如果你只是躺在床上想像美好的未来,那么,它只是“黄粱美梦”;如果你只是眼盯着画出来的大饼,它绝对不能解决你眼下的饥饿;“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好姑娘”,但她离你有千里之遥,如果你真的要娶她,那也只能一步一步地向她靠拢。
没有希望是可怕的,但若有希望而止步,要比无希望更痛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肯定,对于我们的生存有真实意义的仅仅是我们的此时、此地。
所以我们应当对求助者说:过去的是历史,未来的是希望,只有现在,才是真正属于你并可把握的时空!
心理
晓以熹心
刘小姐秘制
2、应对现实
有勇气面对现实,只是学会生存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以什么方式、方法去正确地应对现实。
人对现实事件的反应,大致有三类:
(1)感性反应,
(2)理性反应,
(3)悟性反应。
感性反应是对外部事物的情绪化应对,应当说是一种儿童式的应对行为。
因为儿童的理念系统尚未最后完善,所以面对外界事物,其反应方式包含着更多的情绪成分。
比如,在商店里,小孩子要求妈妈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妈妈说:“价钱太贵,不买!”这时,孩子立即大哭。
有人说,这是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
我看,这一判断是过高地评估了孩子,是成人依据自己行为动机,去揣度孩子。就孩子本身来说,这时的哭,只是这个年龄阶段上的反应特征罢了。
如果一个成人,每逢遇到事情,不管事情的性质和大小,也不管时间与场合,一律采取情感式的反应,我们只能认定他有心理问题。
理性反应是用概念和事物之间的客观逻辑去反应外部事物,这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成熟的表现。
同时,这种反应方式,在心理健康人群中表现得最广泛。
他能使人最准确地判断形势,最完善地形成决策,最有效地应对事件。
悟性反应是另一类超现实的反应形式。
面对无常理可循的事件,面对超出个人能力的事件,面对烦乱无序、短期无法明朗化以及个人无法承受的事件,人们往往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用哲理把事物看穿。
将外界事物,如与自己名、利相关的东西,从自身剥离出去,把它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以此摆脱种种不必要的烦恼。
三种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在现实的人生中,没有七情六欲,生活质量必然低下;没有理性,会变成无头苍蝇;没有悟性,必然婆婆妈妈,最后连自己都会讨厌自己。
所以,三者必备,但各有轻重。
可以这样说:人的一生应该屁股坐在理性上,左手握住些感性,右手握住些悟性。
如此这般,大概可以活得平稳快乐。
04
四、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
任何个体,都有发自人性的依附本能。
彼此理解,是满足此类本能的必要条件。
无奈,现实世界里的名、利冲突以及其他冲突,打破了人性内在平衡,使依附本能被淹没在这些冲突之中。
这种状况使人的心理产生扭曲,体验到孤独、嫉妒、怨恨,甚至产生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如果协助求助者唤起自己的依附本能,他们就能自觉地理解他人以及理解群体对自己的重要性。
一个人一旦把自己溶解于群体之中,一旦理解到自己与他人的这层关系,那么,这种理解,就可以成为缓解、甚至平复人际道德冲突、恢复人性平静的关键。
05
五、使求助者增强自知之明
个人的片面经验、扭曲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合理的生物需求,都可以产生片面的自我认知。
使自己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做出错误评估。
这时,一个人就会处于“无自知不明”的状态。
常言“人贵自知之明”。
“贵”的意思是说,虽然人能“自知”,但达到“明”的地步,并不容易。
所以如此,盖因人的认知会受到种种局限。
最大的局限是把“自我的需求”作为“自我认知”的参照系,而不是站在自我之外,使用客观标准衡量自己。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加强修身的途径,但是,通过这条途径能否达到自知之明呢?
答案不是惟一的,而是两可的。
如果使用客观的做人标准,就可以通过反省自己,进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自己;如果按自我的需要(如只考虑“自我实现”的需要)来反思自己,其后果就不是这样了。
因为,按“自我实现”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思考的重点常常是“我的需要”而不是“客观的需要”,所以,遇到心理问题时,多半归因于外界阻碍个人成长,而不是“我的需要”是否合理。
即便是发现了自己的弱点,也可以使用“自我接纳”的原则搪塞过去。
如此,虽然在“自我接纳”的幌子下获得一时平静,但最终仍然不能达到“自知之明”和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
“自知之明”的目标,是中国文化以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方世界的修身标准,它与西方人关系不大。
特别是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以及“个人至上”的文化毫无相干。
06
六、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受不合理行为模式困扰的求助者,若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必须在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下,建立一种新的、合理的行为模式。
只有按这种合理的行为模式生活,他的行动才可以变成“新的有效行为”。
所谓“新”,是过去从未尝试过;
所谓有效,是说这种行为可以满足他自身发展的需要,如建立友好人际关系的需要、获得知识的需要、成就感的满足等等。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启发、鼓励和支持求助者建构“新的有效行为”,可通过公开和直截了当的形式,如明确的建议和具体的指导,也可以通过含蓄的、间接的或暗示性的方式,如使用类比、列举他人成功的事例,等等。
有时,求助者的确形成了合理的想法,可是他仍然不能行动起来。当他为此而深感苦恼时,这恰恰是协助他建立“合理有效行为模式”的最佳时机。
心理
晓以熹心
刘小姐秘制
“合理有效行为模式”是由若干具体的有效行动组成的,所以,心理咨询师应当按计划行事,逐个地协助求助者实施每个有效行动。
比如,要建立合理的社会交往行为模式,必须实施以下若干有效行动:
和蔼诚恳地接待他人、平心静气地与人交谈、耐心地倾听别人、真实地表达自己、人情地理解别人、善于原谅他人、名利面前善于退避、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对他人无私援助、对自己恪守勤俭……等等。
如此,合理的社会交往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它的反馈信息,就可以使你坚定地相信自己有能力自律,进而确立满意的自我评价、合理的自我接纳以及在道德水平上的自我肯定。
与此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社会需求,清除道德冲突,维持持久的心理平衡,并且建立了维护心理健康的良好社会支持系统。
只要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鼓励求助者采取有效行为,就可使他摆脱苦恼,达到新的平衡。
解除心理问题的要害,不在于求助者能否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欲望,而在于求助者能否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
来自一名活色生香的心理咨询师整理
刘熹微 | No.126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硕士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