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按照结构断面形式分为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在地下综合管廊中,市政管线有序放置,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极大方便市政管线的维护和检修,还能有效利用道路下的空间,节约城市用地,美化城市环境。与此同时,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能有效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为推动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王胜军近日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在建综合管廊项目68个,规划建设规模285公里,预算总投资额294亿元,累计形成廊体33公里,完成投资26亿元。
综合效益逐步显现
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加快补齐地下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内容。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稳当前、利长远,一次性投资大,长期效益也大,具有多方面重要作用。王胜军介绍,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从2015年开始试点,到今年6月底,279个城市、104个县累计开工建设管廊项目1647个、长度5902公里,形成廊体3997公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一级巡视员邢海峰介绍,2015年至201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先后确定2批共25个试点城市,带动全国探索综合管廊建设,推动从“该不该干”向“怎么干”的认识转变,逐步扭转“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
近几年,一些城市在应对台风、内涝等方面,综合管廊的作用已初步显现。邢海峰介绍,综合管廊实现对入廊管线的动态监测,日常检修更加便捷高效,提高了管线安全运行水平,提升了城市安全保障和灾害应对能力。
“马路拉链”问题被广大群众诟病多年,每类地下管线的维护修理,都需要分别开挖城市道路,反复开挖不仅影响城市景观,给出行也带来很大影响。将各类管线统一纳入地下综合管廊,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道路反复开挖。
综合管廊还促进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邢海峰介绍,综合管廊减少了架空线和管线直埋敷设的用地需求,能有效节省土地空间;释放的土地资源收益回报还能为偿还建设贷款提供有利条件。据测算,仅25个试点城市5000余公里的高压架空线入廊,就增加了2800公顷可开发建设用地。
投资拉动效应明显
综合管廊建设不仅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能够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作用。近期国务院提出稳住经济大盘33条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综合管廊建设。综合管廊建设还有效带动了就业。邢海峰介绍,开展综合管廊试点工作以来,按照每50万元投资提供1个就业岗位计算,2015年以来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20万个。
随着综合管廊在各地广泛开展试点,企业参与综合管廊建设的积极性大幅提升。
中建一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左强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建一局在13座城市建设20余项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管廊、全国首个老旧小区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工程——住建部三里河九号院管廊工程、国内下穿高速公路断面最大的北京新机场综合管廊工程等,获得30余项管廊施工专利和工法,积累了丰富的管廊施工经验。
左强介绍,中建一局建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地下综合管廊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国内断面最大的地下综合管廊。包括自来水管、供电电缆、通信电缆、真空垃圾管道等8大类18种市政管线将被集中起来,分舱归位,有序住进地下宽敞的“集体宿舍”。这也是一个会“呼吸”的管廊,通过集水井收集雨水,经过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过程,在需要时将雨水重新抽上来,用于灌溉和冲洗厕所,从而有效利用雨水,赋予城市“水弹性”。作为城市副中心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管廊的建设将大大提升城市副中心的环境承载力。
王胜军介绍,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初步梳理出两批重点项目清单,包括已完成开工前期准备的项目和部分在建项目,资金需求量超过2000亿元。
破解难题协同推进
尽管综合管廊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制度标准不够完善、规划建设缺乏统筹、部分管廊入廊率偏低、建设运维资金压力大等不少困难和问题。
如何更好推进综合管廊建设?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其中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建设,提高管线建设体系化水平和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在城市老旧管网改造等工作中协同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在城市新区根据功能需求积极发展干、支线管廊,合理布局管廊系统,加强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促进城市地下设施之间竖向分层布局、横向紧密衔接。
结合城市老旧管网改造统筹推进综合管廊建设是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要内容。邢海峰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指导各地结合城市更新科学编制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确定管廊建设类型、规模和时序,在城市新区建设和老旧城区改造中分类施策,统筹各类管线敷设、老旧管网和架空线入地改造,加快完成在建综合管廊,推进已建成的管廊尽快达到设计能力并投入运营。
同时,我国还将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加强城镇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行及管理等。加快完善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的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为高质量推进综合管廊建设运营提供保障。
综合管廊建设资金压力如何破解?《“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提出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区别相关建设项目的经营性与非经营性属性,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风险分担、收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PPP模式有望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城市地下管廊的有偿使用,对于地下管廊的可持续推进和发展十分重要。早在2015年,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印发了《关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实行有偿使用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形成合理收费机制,调动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性。如今,在全国不少省份及城市发布实施的地下综合管廊地方性政策中,在收费标准实操层面提出具体规范。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认为,应进一步健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入廊收费保障机制和政策,增加刚性约束条款和激励支持内容。这有助于投资人形成清晰的投入回报分析和预期,激发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行管理的积极性。
邢海峰介绍,未来还将总结推广25个试点城市在统筹规划建设、投融资机制创新、社会资本引入、共建共享等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全国其他地区有序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经济日报记者 亢 舒)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按照结构断面形式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