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女生研究生出来干啥,农学考研一般招不满的学校
来源:台海网
■唐红玲和种植人员反复试验,终于种植出上百斤的南瓜。
■穿着“迷彩服”的葫芦。
台海网1月1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最近,人民网直播短视频客户端上一个名为“奇瓜异果”的视频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视频中出现的上百斤大南瓜、两米多长的蛇瓜、穿迷彩服的葫芦、比成人手臂还长的南瓜等奇瓜异果,令人大开眼界,刷新了网友对果蔬的认知。
这些奇瓜异果种植于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创意来自该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员唐红玲。来自哈尔滨的她从名校研究生毕业后,主动投身农村一线,追寻农业梦想。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合作社创收减少,唐红玲积极探索“农业+”产品,助力合作社实现多元化发展。
【创意】
南瓜上百斤茄子长在树上 奇瓜异果吸引学生来研学
■合作社吸引许多中小学生来研学。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同安三秀山村的鑫美园,这里的奇瓜异果令人大开眼界。巨型南瓜重100多斤,蛇瓜比成人身高还长,茄子长在树上,葫芦的表皮像迷彩服,苦瓜是甜的……奇特的蔬果让人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当天,恰巧有学生团体来研学,学生参观过程中惊叹连连,家长们也纷纷拿起手机拍摄,惊叹当地农民竟能种出如此奇特的果蔬。
这些奇瓜异果有不少为航天蔬菜品种,种植的想法出自现场为学生解说的讲解员唐红玲。她也是该合作社的办公室主任、技术指导员。唐红玲说,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合作社的果蔬销售以及旅游收入都受到了较大冲击,作为合作社的骨干人员,唐红玲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积极探索,为复工复产做充足准备。
【摸索】
探索“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助推合作社多元化发展
■唐红玲为市民游客讲解农业知识。
除了农产品生产销售,唐红玲一直希望通过“农业+”的形式助推合作社实现多元化发展,而种植奇瓜异果则是唐红玲探索“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的一个金点子,从两三年前她就开始试验探索,希望以此吸引人气。
唐红玲为此外出考察,当她尝试“复制”成功案例之后,却发现有些品种在厦门“水土不服”,长不大,比如巨型南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唐红玲和种植人员反复试验,多次更换巨型南瓜的品种和种植场所,直到2020年下半年终于种植出上百斤的南瓜。
唐红玲的创意不仅在2020年下半年为合作社吸引了人流量,还吸引了本地多家媒体及人民网的关注。迄今,合作社已吸引上万名中小学生前去研学,2020年福建省教育厅公布第一批福建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名单,厦门有两家单位入选,鑫美园便是其中一家。
【追梦】
相信到农村大有可为 放弃大城市优渥生活扎根农村
说起唐红玲,她可不只是会种菜这么简单。她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是一名农学女硕士,还是中级农艺师, 曾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强优势油菜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课题的科研助理,《水稻Rubisco大亚基抗原表位、其抗体及应用》发明专利持有人之一。
“中国是农业大国,我相信到农村一定大有可为。”2017年,唐红玲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优渥生活,主动到农村追寻梦想。至今,她仍深刻地记得她第一次到三秀山村的经历。当天,她在位于同安五显镇的东海学院站等619路公交车,等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坐上车。那时,学校周边的道路还在修建,泥泞不堪,坐在公交车上颠簸不已。
在公交车上,漫长的农村道路让唐红玲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不禁有些迷茫,但当她到达鑫美园,在农场里转了一圈,感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看到地里劳作的人,了解到合作社发展愿景以及对人才的渴望后,她觉得这里是可以实现农业梦想的地方。隔天,她便把行李带到三秀山村开始工作。
【期望】
坚信现代农业未来可期 借培训科研助农民增收
2020年是唐红玲在鑫美园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她长年居住在三秀山村。在此期间,她见证了6名年轻伙伴的入职与离职,农村生活的单调让不少年轻人望而却步。其实,像唐红玲这个年龄的女性,大多喜欢把自己打扮得精致美丽,但由于工作的关系,唐红玲长年与农田为伴,皮肤都被晒得黝黑黝黑的。
“我相信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这样的规律,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我愿意留下来,因为我相信现代农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未来可期。”作为一名年轻的农学女高才生,唐红玲吃苦耐劳,长期扎根农村,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她的努力下,目前合作社与三秀山村联合推出了“三秀百草园”项目,成为闽南中草药文化科普教育的一个重要基地,为合作社发展及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对于刚刚到来的2021年,唐红玲充满了期待,也有全新的规划。目前,三秀山村和鑫美园与一些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借助农业培训和科研项目,她希望能够助力当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增收。
(文/图 记者 颜梅丽)
农学女生研究生出来干啥(农学考研一般招不满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