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复试名单公示
2、通过免费试听课程进行优质选择 考研服务
王文兴,男,生于1927年,中共党员,党龄 66年,祖籍山东临沂,后迁居安徽萧县。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化学家。山东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学术顾问。1952年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后在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班进修物理化学和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催化动力学。
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工业催化》专著。领导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突破了中国酸雨成因研究与控制难题。2003年创建了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是国内最早建立环境量子化学计算研究新领域的学者之一,开展区域大气PM2.5与雾霾研究,完成了多项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研究项目。2011年获首届大气环境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15年获国际ASAAQ特别贡献奖;2022年获得环境化学终身奖,2022年获首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创新发展特别纪念章。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等。
“人生最可靠的财富是品行,人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友谊,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助人,人生最重要的环境是和谐。”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王文兴常说的一句话。近期,王文兴院士荣获“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得知这一喜讯,记者专访了王文兴院士。95岁高龄的王文兴院士精神矍铄,和善质朴,平易近人,他以自己的情怀与奋斗,为国家作出贡献,为学科带来光辉,成为学子榜样。
01
党员使命:国家所需,个人所赴
作为一名党龄66年的共产党员,王文兴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与繁荣,目睹了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亲历了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从无到有的过程,他始终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为国家环保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1952年王文兴大学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恢复和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重要任务,而人才是工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王文兴和他的同学作为理工科的毕业生,被分配到重工业部哈尔滨基本建设学校,半年后调到重工业部沈阳技术干部学校,这两所学校都是为落实苏联援助的156项工业建设培训高级人才成立的,直到1954年1月,中央号召学以致用,科学归队,王文兴又被调到重工业部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物化室担任技术员,在科学家吴冰颜指导下筹建催化实验室。在过去的两年里担任教师、团干部、工会主席的经历,对王文兴来说很重要,工作中的锻炼和历练进一步坚定了他的爱国之心,也让他懂得爱国是行动,不是口号。
王文兴回忆往昔总是深情款款,“国家培养我念大学,那我就理应为国家作贡献。当时国家需要我,我义不容辞,我的想法就是努力工作,不负国家所托!”质朴简明的语言传递出这位九旬老人的拳拳爱国之心,令人动容。王文兴在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不久搬迁至北京化工研究院)进行催化应用基础研究,一干就是13年,不声不响,任劳任怨。“恢复工业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建设中,化工业及电力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化学工业中,催化是核心技术,所以国家要新建催化实验室。1955年国家派我去吉林大学研究生班学习,1959年还去了苏联卡尔波夫物理化学研究所进修。回来之后,从无到有建成了化工部第一个工业催化实验室。”
提及为何由化学研究转向环境保护方向,王文兴分享了他的往事。1976年1月,他被调到天津市环保办公室。“这跟我原来的专业完全脱离了,不仅离开了我的专业研究,和化学也不沾边了,去做陌生的行政管理工作,我已年近半百,思想波动很大。但最后考虑当时国家许多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大气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了,那时还没有环境方面的专业人才,组织考虑我是相近专业,是合适人选。”王文兴想到当时正是国家需要的时候,遂下定决心投身环保领域,分管科技,协助主任开展大气污染和海河水污染治理,建立健全科研检测机构,开展环境科学研究。为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还在天津电视台开展环境保护知识系列讲座。面对工作的重大调动,他不由分说,奔赴到国家需要的领域,为环保事业尽心竭力,展示了一名知识分子的担当。
02
科研精神:廿载深耕,任劳任怨
王文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在本科的学习中,他对物理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工作变动,远离了科研第一线,王文兴有些遗憾,但他服从组织安排,义无反顾地在岗位上作出贡献,直到1980年,他迎来人生的转折。
“1980年3月,突然有一个机会调我去北京参加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筹建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热爱的科研岗位,还可以进行与环境化学有关的研究,我很高兴又回到久违的科研单位。”中国环科院是一个综合性国家级研究院,研究方向包括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其中就有大气环境化学。他欣喜若狂,满腔热忱,把敬业乐群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在基建板房里,王文兴继续他的科研之路,在这里进行大气环境污染研究,一干就是20年。
在此期间,王文兴兢兢业业,主持多项国家重点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包括大气光化学烟雾、煤烟型大气污染以及多项酸雨研究,为国家及时控制这些重要环境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对策。由于这些贡献,王文兴的研究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等奖项。这20年间,他虚名薄利,淡然处之,在他心里,为国效力才是铮铮初心!
2001年,王文兴参加山东大学百年校庆时收到学校的邀请,2002年受聘为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他不问待遇、不计得失,毅然投身到母校环境学科建设工作中,兢兢业业为母校培养人才,担任学科领路人,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经过缜密而全面的思考,王文兴正式向学校提议,成立独立的学校直属环境科学研究机构——环境研究院,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研究院初创时确定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大气环境化学、环境量子化学、环境生态学。”其中,前两个方向都属于环境化学范畴,大气环境化学他已从事多年研究,而环境量子化学计算是在国内率先开拓的新的研究领域,它们的基础都是物理化学。2003年,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成立,聘任王文兴为院长。“环境研究院刚成立时,只在邵逸夫馆有4间房子,还不能建实验室,不久搬到老晶体所楼,然后开始外招人才。”谈及往事,王文兴笑称这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在山大工作的20年里,王文兴率领环境研究院的师生完成了多项国家和地方研究项目,目前,已经拥有4个研究团队,分别从事大气环境化学、环境量子化学计算、环境生态学和生态环境大数据方向的科研工作。多年来,在王文兴的悉心栽培下,团队成员或沉潜于实验室,或奔波于多个城市的地面和高山观测站,针对PM2.5与霾化学、光化学污染、大气酸沉降等我国亟待解决的以及国际前沿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力推动了我国大气环境立法、大气污染治理和酸雨的控制。俗语常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文兴把自己的本领毫不保留地传给年轻人,他可贵的品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很多人,桃李天下,遍地生花。
环境研究院成立近20年来,进行了多项有价值的研究。王文兴高瞻远瞩,率领师生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区域性PM2.5和雾霾的研究。他们进行了综合观测、实验室实验、模式模拟和量子化学计算,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完成了《山东地区气溶胶PM2.5污染特征、来源及形成机理》《环渤海区域灰霾天气的形成特征及其对大气质量的影响》2份研究报告,这些区域性研究成果,为相关地区大气污染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国务院制定“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以及相关地区制定污染控制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资料,相应工作也获得了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和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多年以后,PM2.5和雾霾由于其严重危害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极大关注,几乎家喻户晓,2012年环保部将PM2.5浓度纳入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常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
03
育人理念:德才兼备,方为典范
环境研究院初创时,人才紧缺。经山东大学化学院顾月姝教授推荐,王文兴联系到了正在香港做博士后研究的张庆竹博士,并邀请她回校任教。2004年春节,张庆竹特意赶回济南与王文兴长谈,并被其曲折精彩的学术生涯和高屋建瓴的科学视野所打动,她决定放弃去美国深造,到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与王文兴并肩奋战。据张庆竹回忆,自己当初被王文兴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所感染,甘愿与他共建环境研究院。多年以来,在两位学科带头人的率领下,经过团队努力,山东大学环境量子化学达到真正的世界先进水平。王文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惜才之情成就伙伴,培养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团队。
“十四五”以来,国家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决策,为大气环境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王文兴审时度势,紧跟国家战略需求,着手部署面向碳中和的大气环境科学研究,从海外引进了多位从事全球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研究方向的青年人才。2021年,在学校的整体部署和大力支持下,环境研究院联合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热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了“低碳能源与环境”学科群,共同开展面向“双碳”战略需求的学科交叉研究和人才培养,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此外,针对近年来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王文兴与中国工程院王桥院士经过深入思考和讨论,决定发展生态环境大数据研究方向,于2020年在山东大学成立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创新研究中心,由王桥担任首席科学家,致力于发展国内首个生态环境大数据学科方向,并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背景与复合优势的高层次人才。两年来,中心分别与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济南市环境研究院、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和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协议,深入推进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成为山东大学“新工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回山大工作以来,王文兴先后培养了5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如今很多弟子都已经独当一面,多人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人才奖励,1人获得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提到这些,王文兴掩不住内心的自豪,他谈到培养优秀人才的心得体会:“一个年轻人要想在科学事业上作出成绩,首先要根据各方面的条件选择自己爱好的专业,选择专业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国家需要,一旦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就要坚持到底。”
王文兴认为,科研道路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和各种挫折,一定不要遇难而退,要相信终有一天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在科学研究的大道上,机会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当然,成功还要其他条件,比如良好的人际环境,还要有团队精神,最后一个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条件,要培养自己高尚的品格。在与王文兴的接触中,不难发现他极其重视学子品格及爱国之心,最常说的就是“谢谢”,把他人感受放在首位。他言语质朴,逻辑清晰,知行合一,忧国奉公。他始终认为,德才兼备是优秀青年必须具备的品质。
04
家风传承:一脉相承,德艺双馨
王文兴家风清正严明,其子王韬受其熏陶,亦钻研环境化学,是国内该领域的佼佼者。王文兴与夫人张婉华的4位子女都曾留学名校,他们的成长伴随着父亲深深的期许,他们学成之后也多次被父亲催促回国效力。如今,王韬教授就职于香港理工大学,子承父志,继续为国家环保工作贡献自己的光与热。王文兴常说自己继往开来,承袭流传几代的家风。
王文兴幼时生活环境艰苦,捉襟见肘,食不果腹。因家中孩童多,不得不借住邻家。这般艰苦困境一如幼时划粥断齑的范仲淹,而他笃志好学和一心为国的精神也与这位前贤颇为相似。
渴望上学的心理促使王文兴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自学,“农闲时我自学《算术指南》,这在当时是一本高小水平的数学自学书,哪知以后有了大用!没有这本书,我就没有能力自修;没有自修的基础,就不能考取县里的中学。”提及往事,王文兴饱含欣慰,一本破旧的《算术指南》滋养了他的学术信念,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给了他读书的勇气。1944年,王文兴所上高中开学不久,日军打通了京汉线,学校处于日军包围之中,根据有关命令,学校开始了艰难的西迁。他们背着自己的全部家当,步行辗转千里,走走停停,历时一年,最终到达陕西蓝田,堪称两千里小长征。他常说高中的艰苦生活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他一生的事业打下了基础。直到现在,他仍然以孟子这段话激励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王文兴对山东大学充满深情。当年他高中毕业之后,几经辗转,终于成功被国立山东大学录取,从此以后山东大学是他一生魂牵梦萦的系念。有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不论寒暑假,他一天也没离开过青岛,一直到1952年9月毕业,方才奔赴东北。王文兴坦言:“过去的60多年,只要我来青岛,总要抽空到化学馆、科学馆走走,以释怀念之情。如今来到山大,圆了我做教师的梦,也圆了我热爱物理化学的梦。”他从山大毕业,又回到山大育人,回顾这一生,一个穷乡僻壤的苦孩子,走过了充满艰难险阻的求学道路,崎岖的科研生涯,随着祖国的繁荣昌盛,他也进入了幸福的晚年,且一直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环保事业发光发热,他深感欣慰。
历经沧桑,初心不改,即便如今年高德劭,王文兴在生活方面依旧简单朴素,也拓展了闲时爱好。他喜欢中国历史,酷爱传统文化,喜欢解数学题,喜欢听京剧、豫剧和一些古典戏。疏食饮水,一身工作服能穿二十多年,他的工作主要在实验室,吃饭主要在食堂,业余时间练习书法。王文兴谦逊地表示:“我喜欢楷书,但我写得不好。”常有人看到林荫路上,有一个身着白大褂的清瘦老人,鼻梁间一副眼镜,远远看去平平无奇,似与花匠无异。
2005年,王文兴捐出自己多年的积蓄40万元,成立了山东大学“王文兴院士环境科学奖学金”,每年奖励优秀的硕士研究生2名和博士研究生1名,以此激励更多的优秀学生成才。在他眼中,这些优秀的年轻人就是中国未来环境科学事业的希望;而在众人眼中,这位谦谦长者,才真正是中国环境科学和教育界名副其实的栋梁!
1999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请每位新当选的院士写一段话,并汇集出版。王文兴写了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要是出生在富有的家庭,他可能继承家产百万;如果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继承的可能就是一贫如洗。但是对于一个有志气进取的人,贫困可能是一种永远用不完的财富,它能激励人不断进取。”
素材来源 | 山东大学报
文 | 郭笑彤
图 | 受访者
编辑 | 李明峰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复试名单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