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北师大在职研究生
编者按
进入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深化学校未来发展战略布局。近五年来,学校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贡献力大幅跃升。
今天我们梳理和展示学校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的改革发展成就。
学校1979年招收首批研究生,截至2022年已培养硕士毕业生28114人,博士毕业生2070人。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859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75人,硕士研究生7415人,含学术学位研究生4773人、专业学位研究生3817人。学校现有硕士生导师1591人、博士生导师437人,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拥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其中,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5人,俄罗斯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
不断加快推进研究生招生管理现代化,健全研究生人才选拔机制,完善重大事件应急预案,提升招生各环节信息化水平。
自2020年开始推进自命题科目答卷计算机阅卷改革,得到教育部、北京市的肯定。相关经验被多所兄弟高校借鉴。
校领导指挥调度学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网络远程复试组织有关工作
研究生招生自命题阅卷现场
稳步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完善导师遴选机制,压实导师育人责任,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在校硕博研究生人数较“十三五”初期(2015年)增长23%,招生规模与生源质量同步提升,“双一流大学”效应明显。
2018-2022年学校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上升。2022年学校研究生硕博招生总人数突破3000人。
2018-2022年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
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招生选拔制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推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基本形成规模结构适应需求、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新局面,打造了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学院、学科、导师形成合力的“五位一体”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持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常态化培训机制,建立学校和院系两级导师培训体系,实现新老导师培训全覆盖。开展市级和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评选,建立校级优秀导师的评选机制。在北京市首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及团队评选中,6位研究生导师和4个研究生导师团队被推荐为北京市优秀研究生导师及团队,同时被评选为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师及团队。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培训会
不断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与研究,在探索改革的过程中,形成多个示范教学成果。获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2项,获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
持续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育人环节,着力打造研究生高质量在线课程,持续开展全英文课程建设和案例库课程建设,不断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近几年来,学校3门课程入选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课程入选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拓金计划”示范课程,6门课程入选国家研究生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一期建设资源,13个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入选国家案例库。
北京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名单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研究生课程资源名单
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教学案例
高度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近年来,修订并发布《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处理办法》、《研究生学位论文隐名评审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同时,学校每年发布《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报告》,加强对学位论文质量的监督管理,促进我校学位论文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以全面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动力,厚植科研创新文化,致力于为国家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一流、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拔尖人才。实施“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举办“研究生学术周”活动,鼓励研究生学术创新和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建立校-院两级联动机制,积极整合优势资源,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近五年,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研究生学科竞赛获奖人次逐年攀升,学位论文质量不断提升。
近五年,参与各类国家级、省级重要赛事,包括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等,取得良好成绩。
学校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学校举办研究生学术周活动,评选优秀学术论文和优秀学术报告奖。
学校实施“研究生高水平学术创新项目”,多名研究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和创新性成果。
学校研究生在《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纳米通讯》(Nano Letters)和《地球物理研究通讯》(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学校评选出19篇博士论文为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从中推荐8篇参加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
学校始终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强校之基,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统筹兼顾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与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加强学科发展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推进“文、理、艺、教”四大学科群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多措并举推进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形成了重点明确、层次清晰、优势带动、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相互支撑、交叉融合、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共9个学科门类,包括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
学校以数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多个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5个学科进入A类(5%-10%),12个学科进入B类(10%-20%),学科优秀率在全国地方高校中位列前茅,A类学科总数和优秀率在北京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
2018年召开学科建设大会,为首次召开全校性学科建设专题会议。
2022年召开学科建设战略研讨会,深入推进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学校现有学科涵盖9个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18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9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
学校学科布局情况
数学一流学科建设
学校数学学科创建于1954年,201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名单,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一流学科名单。在“双一流”建设中,数学学科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几何与拓扑方向率先跻身世界一流。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等来校调研学科建设工作时,高度评价学校数学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数学学科重要科研获奖情况
(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
数学学科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情况
(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
高精尖学科建设
2019年,学校教育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艺术类学科群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入选数量在北京高校中排名第一,其中教育学、历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分别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相关学科签约共建世界一流学科。
2018年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共建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协议
依托教育学学科的教科书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人才培养、决策服务、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学科建设平台,学校教科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历史学学科积极服务国家教材建设,2021年首届全国教材奖评选中,是全国唯一同时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先进个人的历史学科。
历史学学科6部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赵敏俐、吴思敬教授主编的《中国诗歌通史》,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贯通古今、涵盖各少数民族、兼及港澳台诗歌的大型多卷本中国诗歌通史。2014年荣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2015年荣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8年入选“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的“历史巨变”主题展区。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年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基地成立,4年来充分发挥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作用,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连续3年被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评选为“优秀研究基地”。
美术学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孙志钧、王珂、王海滨、桂小虎等10余名教师绘制的30余幅作品入选并被收藏。
2021年,学校5幅师生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
交叉学科建设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急需,紧扣世界科技前沿,紧密对接北京“四个中心”建设需要,着力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学科交叉辐射带动整体学科发展。近年来,学校结合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特色,先后遴选了10个有潜力、有特色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交叉学科进行重点建设。经过持续发力,重点突破,2021年学校成功获批智能教育学、生物信息学、国别区域研究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
新兴交叉学科情况
编辑:张旸、李嘉琪
负责编辑:赵璟卓
排版:王祎萍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北师大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