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学科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学科评估第四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上,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始终把牢正确办学方向,以建设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世界一流商学院为愿景,加快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其中“本科生导师制”是学院2014年起试行实施,完善本科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
“制度灯塔”育人育德
如果说导师是指引前行方向的微光,那么“本科生导师制”则更像是坚实的灯塔。该制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将知识传授与育人育德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深层次、全方位、长期性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助力其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本科生导师制”中的“导师”一般由学院骨干教师担任,他们将指导本科生进行深造学习及专业课题研究,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职业规划等因素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此外,为保证培养效果,每名导师所带学生一般不超过5名,这也就近一步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深度沟通提供更大空间,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导师的育人功能。
目前,“本科生导师制”项目每年约有30名导师参与,至今共计已为600余名学子提供指导。这期间,很多学生在导师的培育下完成了科研论文,明确了职业规划,在校内、国内的竞赛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本科生导师制”负责人董静教授认为,通过这种将学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可以全面塑造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高度。
导师指引 教学相长
今年毕业即将去往中国人民大学深造的2018级本科生吕明瑶谈起“本科生导师制”深有感触:“我很早就立志未来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感谢‘本科生导师制’,让我能早早地就拥有接触科研的机会,参与课题项目的经历不仅锻炼了我提出问题、构建框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开拓了我的眼界,给我提供了很多基于现象进行学术研究的新思路。”
“到了大学,有时会感到迷茫和焦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前进,也不知道如何努力,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加入导师团队后,有了导师和同门学长学姐的鞭策和鼓励,能让我们更清楚看到努力的方向。”今年毕业保研至本校的林馨蕊和强文慧同学分享了自身的体验。
对于许多参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而言,导师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宝藏“书籍”。在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导师中,全部都拥有博士学位,其中很多导师还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拥有渊博的学识和国际化视野,他们不仅可以在学业上给予学生专业指导,还能够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同时,对于许多导师来说,参与“本科生导师制”项目本身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了解当代年轻人的想法,一起碰撞出新的火花,共同打开全新领域。“我和学生之间的交往特点概括来说是‘传统的师徒制融入新时代元素’,一方面,很开心自己的研究想法有年轻人去传承和发扬;另一方面,我更愿意将学生作为Junior coauthor,我很欣赏那些在学术讨论中可以质疑我的学生和善于发现问题并与老师深入探讨的学生。”曾多次参与“本科生导师制”项目的丁浩员教授如是说道。
一项制度,二类主体,三重格局。“本科生导师制”不仅重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丰富了“三全育人”形式,更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出更多推动建设中国经济发展的商科人才贡献卓越力量。
SUFE COB
文、责编 | 江鑫洁 审编 | 董静 沈梦雪
上海财经大学学科评估(上海财经大学学科评估第四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