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热而院校缩招?考研儿们将何去何从?

考研大热而院校缩招?考研儿们将何去何从?

绝不会错过一条电气考研就业信息!

23考研初试已落下帷幕,“考研”二字也频繁出现在热搜前线,其热度一路飙升。

从2015年以后,考研的人数开始迅猛增加,动辄就是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率。而且更可怕的是,在每一年考研报名人数基数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增长率却还是那么高!这意味着每一年都要比前一年的竞争更加激烈,而且这种激烈程度是在不断递增的。根据官方统计,23考研人数已达548.4万!

然而,当各大高校纷纷公布招生简章,出乎意料的是多所院校都宣布今年将进行大量缩招,考研人更是多次把“缩招词条”一路顶上高位热搜,这让本来焦虑的考生更加紧张了。

这一政策与每年暴增的报考人数截然相反,引发了众多热议。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其中缘由又是什么?24、25的考生又应何去何从?以下将逐步为你解答。

但其实,缩招并不一定是总体招考名额变少了。而是随着保研比例逐年上升,统考名额就被逐步挤压,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01 缩招高校

今年开始,多所高校调整了研究生招生计划,部分专业招生人数照往年相比略有缩减。

其中涉及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其中,中山大学缩减幅度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600人,山东大学全日制硕士计划缩减200人,南京大学缩招100人,华中农业大学缩招了90人,其中全日制学硕缩招60人、全日制专硕缩招50人、非全日制专硕扩招20人。苏州大学非全日制缩招70人,全日制计划招生数不变。延边大学缩招26人。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院校出现停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2023年开始停招:法学学术学位、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英语笔译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2022年只招收非全日制MBA。南京大学2022年招生目录里显示,其专硕应用心理仅招收非全日制考生。

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学硕停招,专硕比例反而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已有多所“双一流”高校官宣部分专业取消学硕招生。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外,还包括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

02 缩招原因

根据最新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我们推测出院校缩招的原因。

(a)推免生比例增多

每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总人数是固定的。推免生多了,留给考研同学的名额自然就变少了。

比如,北京工业大学202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后,就有同学坐不住了。因为去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共招生80人,推免生占20人,留给考研同学的名额还有60个。但是,2023年推免生直接占了一半,这意味着留给考研同学的名额只有40人。

但是,推免生主要还是以“学硕”以及“直博生”为主,对报考专硕的同学影响会小一些。

(b)学校整体招生计划减少

学校压缩招生人数,有可能是受前两年扩招影响,学院学生太多;另外也有可能是学院出现经费缩减、项目减少、导师减少等情况。以上都有研究生缩招的可能。

在专业缩招的现象中,人文社科类专业缩招比起理工科专业更为明显。

人文社科类专业的推免比例奇高,如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现在只招收推免生,不招统考生。除此外,不少专业的整体招生计划也大幅下降,如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法学类专业的统招名额都有所减少。

03 应对建议

如今考研和就业压力剧增,2024考研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清楚自己考研的需求和目的,根据学校发布的信息及政策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未来的计划,以下就提出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a)更换目标院校

对于缩招幅度大,或者直接停招的学校,可以尝试更换一个目标院校。

试着寻找一些和之前选择的院校难度相近或者复习大纲相似的学校,微调复习计划,不要让自己的努力白费。目前距离24考研还有较长时间,有充足的时间够我们调整计划选择新的目标。

(b)学硕改考专硕

一般情况下,专硕的名额会比学硕多一些。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专业硕士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

如果读研的目标是以就业为主,那不妨考虑一下专硕,虽然未来学费会贵一点,但是上岸的难度和压力都会相应小很多,且对于多数企业招聘,专硕和学硕在就业上是具有同等资格的。

(c)背水一战

考研“考”的就是考生的心态,谁能更好地稳住心态应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谁就更有可能成功上岸。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关键。

在没有更好的选择时,定下心来去努力尝试一把,缩招虽然很吓人,但可能也会吓跑你的一部分竞争对手!

综上所述, 24准备考研的同学们要做好准备,在选择院校时三思而后行,多了解相关方面的信息,避免出现选择问题。此外,不要因“缩招”二字而提前放弃,在可接受范围内就加把劲,化压力为动力!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