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语考研(朝鲜语考研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朝鲜语考研(朝鲜语考研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朝鲜语考研,朝鲜语考研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第一次见到李长根老师时,我误把李长根老师当成了朝鲜族,因为他一口流利的朝鲜语相当标准,就连长相,李长根老师都像朝鲜族,还有他的爱人,一位很和善很美丽的朝鲜族女士。通过交流,我才知道自己误判了,原来李长根老师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是上海知青,是汉族。

李长根老师很健谈也很热情,他给我讲述了他插队落户的全过程,还讲述了他和美丽的朝鲜族姑娘从恋爱到结婚的感人情景。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1969年3月26日,李长根和他的十一名初中同学一起来到了美丽的长白山下,来到了一个叫太平沟大队的小山村。李长根他们三男三女六名上海知青被分派在太平沟一队插队落户,其他六名知青分在了太平沟二队插队落户。

太平沟大队人口不多,两个生产小队共有六十户人家,朝鲜族占百分之六十的比例。一队队长叫朴相权,不到四十岁,很和善,汉语说得很好。因为队里没有空闲的房子可供知青们居住,三名女知青暂时住在了朴队长家,李长根他们三名男知青暂时借住在社员金成哲家。

金成哲是朝鲜族,他家两个姑娘,没有男子,大姑娘叫金英顺,当年十七岁,二姑娘叫金英玉,当年十五岁,这姐妹俩长得如花似玉,是太平沟出了名的两朵金花。金成哲淳朴善良,为人厚道,三名男知青住到他家,他很高兴,还专门到林子里下了套子套了两只野兔,到太平河凿开冰面捞了河鱼,设宴款待了三名上海知青。李长根他仨也按朝鲜族称呼叫金成哲阿泽西(大叔),叫金成哲的媳妇妈大迈(大婶)。

李长根他们在金成哲家吃的那顿饭很丰盛,酸菜炖兔子肉,朝鲜族风味小鱼汤,朝鲜族泡菜,雪白的大米饭,比队里的接风晚饭要好很多。那天金成哲叫来了朴队长作陪,朴队长一进屋看李长根坐在了上座,就笑着说:“知青小李坐了上座,看样子你以后要当老金家的姑爷了。”虽然是一句玩笑,却弄得李长根很尴尬,满脸通红,他左右看看,也不知往哪坐好,拉朴队长来坐,朴队长说啥也不坐,干脆李长根就没动地方。

金成哲大叔家有三间正房,一间半厢房,房顶都是苫的稻草,他们一家四口住正房,正房里有一铺朝鲜族大火炕(地炕),炕中间有拉门,两个姑娘住里间。李长根他们三名男知青住厢房,厢房里也是地炕(朝鲜族火炕),厨房和卧室连在一起,没有间隔,烧火要跳到灶坑里。

尽管金成哲大叔一家很热情,三名男知青还是有点不习惯,主要是他家有两个漂亮的姑娘,三名男知青看到英顺和英玉就脸红。为此,他们去找朴队长,想换一下住的地方。朴队长笑着说:“要不就来我家住,我家也有两个姑娘,你们就不怕做我家的姑爷?”李长根他仨无语,再也不说换住的地方了。说实在的,太平沟一队就金大叔和朴队长这两家有宽裕的房子,朴队长家也有两个十六七岁的大姑娘,李长根他们实在是没有选择的余地。

李长根他们住的地方有锅灶和碗筷,朴队长也为他们从公社粮站领回了口粮,可他们都不太会做饭,连烧炕也不会。金大婶很热情,她就去帮着三名男知青烧炕做饭,还教给李长根他们怎样点火烧炕,怎样贴饼子熬碴子粥。在金大婶的指教帮助下,李长根他们很快就学会了烧炕做饭,也学会了挑水劈柴。李长根每次去房后的牛棚挑水,都会给金大叔家挑满水缸。金大婶也不客气,有好吃的她都会想着这三个上海知青。

渐渐地,李长根他们跟金大叔一家熟悉了,金英顺和金英玉见到知青们,都会甜甜地叫一声欧巴(哥哥)。

刚参加生产劳动的时候,因为李长根他们没有力气,也不会干活,朴队长就让三名男知青和女社员一起挑粪,一起拉车,一起干农活。当然,他们男知青也和女社员挣一样的工分,每天七分工(男社员一天挣十分工)。当时金英顺和金英玉也都参加劳动了,她们每天都挣七分工。

看李长根他们挑粪东摇西晃的,那动作比鸭子都笨,金英顺就主动告诉他们怎样挑担省力,还把自己绑在扁担上的棉垫解下来绑在了李长根的扁担上。可能是那个棉垫绑在了扁担的中间位置,也可能是金英顺的指点起了作用,李长根还真找到了感觉,再挑起粪来感到轻松了不少。每天收工回来,金英顺都会帮李长根他们抽打一下身上的尘土,还把土筐和扁担都整齐地摆放好。金英顺的关爱和照顾,让李长根他仨倍感温暖,他们从心里感激金英顺,感激金大叔一家。金英顺还主动教他们学说朝鲜语,也让李长根教她学写汉族字。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1971年的秋后,朴队长带领社员给知青们盖了三间土坯房子(汉族式住房,中间一间是厨房,两边的房子做卧室),搭建了两铺火炕(汉族炕),三名女知青和三名男知青都搬到新房居住,他们六人算作一个集体户,李长根担任户长。

李长根他们搬家那天,金大婶流泪了,她说一个院子里生活了两年多,已经把他仨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真舍不得他们搬走。李长根他们搬到新房(集体户)的第二天,金大婶为知青们送来了十二个煮鸡蛋和半盆大米面饺子,还有刚腌好的辣白菜和萝卜条。看着眼泪汪汪的金大婶,李长根他们就像看到妈妈一样亲切。

以后的日子里,只要有空闲,李长根他们就到金大叔家玩,经常帮着挑水劈柴,农闲时还到山上打柴,跟着金大叔套兔子打狍子,也去太平河凿冰捞鱼,在李长根他们心中,金大叔就像他们的父亲一样。金英顺和金英玉姐妹俩对李长根他们格外亲,就像亲兄妹。李长根和金大叔一家交流,一般都是一半汉语一半朝鲜语,他基本上能听懂朝鲜语,也会说大部分朝鲜语,就是发音不那么准确。

1972年冬天,金成哲上山打柴不小心崴了脚脖子,疼痛难忍,无法行走,是李长根和一名男知青替换着把金成哲背回的家。那天,金成哲伤感了,他哽咽着说:“我要是有个你们这样的儿子那该多好啊,可惜我只有两个闺女,没有儿子。”“阿泽西(大叔),我们都是您的儿子。”李长根一句话,惹得金大叔泪流满面。

第二年春天,有人给金英顺介绍对象,金英顺跑到集体户找到李长根说:“欧巴(哥哥),我不想嫁人,你去给阿伯吉(爸爸)说一下,我不喜欢那个人。”李长根被金英顺拉着来到了金大叔家,媒人看到这一幕,知趣地走开了。金成哲大叔摇了摇头,对金英顺说:“英顺,长根早晚要离开太平沟的,你这么大了,该找对象了。”

听了金大叔的话,李长根心里挺乱的,他从心里喜欢金英顺,可他从没表露过。听说金英顺要找对象,他心里能不慌乱吗?可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大家都盼望着通过招工招干或推荐上大学离开太平沟,李长根也没有扎根太平沟一辈子的打算呀。那天,金英顺一直看着他想得到答案,可李长根啥也没说,他挑起水桶挑了两趟水,就回知青集体户去了。

当年年末,李长根回上海探亲过春节,他把想在东北农村找对象的想法告诉了他妈,他妈和他爸商量了一下,意见是不希望他在农村结婚,只要有一线希望,还是希望他回上海。实在不行,也得想办法脱离农村,哪怕是去矿山当工人也比在农村强。

从上海回到太平沟不久,正好赶上开山屯化纤厂招工,李长根被推荐去当了工人。李长根当了工人,离开了太平沟,按理说金英顺也该死心了,可她还是放不下李长根,李长根走了不到一个月,金英顺就带着好吃的到化纤厂去看望李长根,后来也是隔一段时间就去一次,每次都给李长根带好吃的,去了还帮他洗衣服。就这样,两个人的心在渐渐靠拢,李长根决定和金英顺结婚。

1975年夏天,李长根和金英顺结婚了,他的父母虽然没强烈反对,但也没来参加他的婚礼,只给李长根寄来一百块钱和三十斤全国粮票。在农村下乡插队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李长根还是娶了农村媳妇,这让他父母和知青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婚后的生活幸福又美满,金英顺的温柔体贴让李长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他在睡梦中都能笑醒。第二年李长根就托人买到了一辆自行车,有了自行车,他就能经常回太平沟了。太平沟离开山屯不远,来回四个多小时就够了。

1976年初冬,金英顺生了一个白胖的男孩,取名李金,李长根的父母专程从上海赶到了太平沟,他们抱着自己的孙子激动不已,爱不释手。1982年秋天,金英顺享受了知青家属待遇,她也成了开山屯化纤厂的正式工人,七岁的李金由他姥姥照看。

李长根退休后,带着金英顺回到了上海,在上海生活了一年,不光是金英顺不适应上海夏季的酷热和冬日的湿冷,李长根也有些不适应了,他俩一合计,直接带着八十三岁的母亲回到了东北,冬日住城里,夏季住农村,他们生活的很开心很快乐。特别是李长根的老母亲,她说东北的环境好,空气清新,她喜欢东北,更喜欢东北的农村。她还让儿媳教她说朝鲜语,很快就学会了好多句朝鲜语。

目前,李长根一家还生活在太平沟,只有他的儿子和儿媳还有孙子生活在上海,李长根九十二岁的母亲身体很硬朗,还能端着水盆到菜园子摘菜。他们一家三口平时都说朝鲜语,都说得很流利,不知情的人都以为他们是朝鲜族家庭。

每当说起在东北五十多年的生活经历,李长根很感慨也很知足,他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娶了漂亮温柔的朝鲜族妻子,还学会了朝鲜语。令他最欣慰最幸福的是他母亲在东北生活得很开心很快乐。

朝鲜语考研(朝鲜语考研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朝鲜语考研(朝鲜语考研考哪个学校比较好)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