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研究生宿舍(兰州大学研究生宿舍图片)

兰州大学研究生宿舍,兰州大学研究生宿舍图片

又是一年毕业季,兰州大学城关校区5号楼312宿舍的4个男孩收拾着行李,准备与舍友道别。与其他毕业生宿舍稍显不同的是,几个月后,他们将分别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继续深造。

学霸宿舍的公约是树立理想

公认的“活跃分子”赵纯博来自萃英学院化学班,即将赴北京大学深造;同样学化学的李东方是典型的“外冷内热”型,接下来,他要去香港大学深造。“搞笑担当”晋旭、“宝藏男孩”张怡都是学生物的,他们一个保研北大,一个保研清华。

性格上各具特色,骨子里笃定执着,看似千差万别的外表中埋藏着理想牵引下的相通相近,在宽松舒适的宿舍氛围里,四个男孩向着不同又相似的目标进发。“说实话,我们宿舍没有什么公约,四个人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但我们都比较自律,明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并为之专注付出。”正如张怡所说,312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学霸宿舍”,他们不存在一套事关作息和学习的完整“宿舍公约”。有人喜欢早起,有人喜欢晚睡,有人喜欢爬山,有人喜欢静读,如同并驾齐驱的列车,每一轨道的速度驰向各自心底的美好未来。这其中,树立“理想”无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李东方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学霸宿舍应该“起早贪黑”的“高强度作息”或是整齐划一的“军事化作息”,事实上,遵循各自作息节奏的“松弛风格”却成为312取得各种绚烂成绩的另类秘笈。“宿舍每个人其实大多时间都各自泡在实验室里,其实真正能够聚在宿舍的时间并不多,大家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作息方式,这样更有利于个人效率提高。”张怡解释道。

在为理想拼搏的道路上,四个人目标明确,共同努力。校级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优秀社会实践负责人、甘肃省三好学生、萃英学院第一届学术论坛一等奖,兰州大学优秀项目一等奖……从学业到校园活动到社会实践,312宿舍将各类奖项收入囊中。

张怡

学霸舍友的默契是相互欣赏

室友眼中,看似大大咧咧的李东方,做事却有着令人佩服的恒心与毅力。张怡说:“有一次晚上十一点多,外面下着雨,我们正要给李东方打电话,只见他冒雨回来。他几乎一天都沉浸在化学实验中,回到宿舍还继续和我们讨论当天他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剂量问题。”

能代表赵纯博的不只是各类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的活跃身影,也不只是学习成绩优异以及丰富的学生干部经历等闪耀光环,“他人缘特好,消息也灵通,有什么信息都会跟我们分享,从不吝惜给我们帮忙。”说到赵纯博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只李东方,宿舍兄弟们都对他赞不绝口。从大一主动参与支教活动,到后来“转型”为志愿精神的传播者,赵纯博四年的志愿时长累计超过100多小时

“宝藏男孩”的名号和张怡十分切合,虽然是生物专业出身,典型的实验室理工男形象,但对于文史哲知识,张怡也广泛涉猎,时常思考,短短几句交谈便不难发现其斐然文采和历史功底,脑海中的知识储备如宝藏一般源源不断。就像晋旭总结的那样,“不管是做科研还是其他方面,说到认真踏实,张怡确实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绝好的学习榜样。”

晋旭

晋旭作为宿舍的“老大”,风趣幽默嘻嘻哈哈里自有内心笃定,仿佛永远明确自己下一阶段该如何前行。入学不久,其他同学可能还在体验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晋旭就在考虑专业与职业规划。于是,他考虑了个人爱好与自身性格特点,决定降级转专业,进入自己喜欢的生物学领域研究深造。事实证明,晋旭没有辜负自己的选择,毕业前,他以班级第一的成绩顺利拿到了保研名额。

繁重的学习任务并没有让312的4个男孩变得独来独往,几乎每天晚上的夜聊反而是他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最好方式。当然,学霸们的聊天内容自然九成以上都是围绕科研和实验,“有时候也会聊一些趣事和八卦,但多是和平时手头的工作有关联。”液相色谱测定有机酸、壁画产酸真菌的筛选、胶原多肽序列对胶原蛋白靶向识别能力的影响、插羰Sonogashira偶联、病变胶原蛋白靶向识别的探针多肽的设计与组织成像研究……当一个人的实验遇到瓶颈和困难时,其他几个也会帮忙出主意、找证据,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将各自思考一点点深入挖掘。在相互欣赏、取长补短中,他们共同进步,共同追寻着他们的科研梦。

赵纯博

对兰大的共同记忆是脚踏实地

或是始于高考填报专业时的笃定,或是因为兰大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四个男孩不约而同地踏上了继续深造的道路。回首兰大四年,他们感受各异,却又相同。

正忙着协助老师筹备学院毕业典礼的赵纯博这样描述兰大对他的意义:“不管以后要走科研还是要工作,不管未来的环境条件怎么样,都应该脚踏实地,不断努力,这是在兰大学到的最难忘的东西。”

“西北让我变得深邃,兰州让我懂得生活,兰大让我窥得至理。”毕业季奔波于各地的晋旭在火车上写下了一份沉甸甸的不舍。萃英学院在本科阶段采用的是科研导师制。晋旭大二便在张邦治老师的带领下进入实验室、接触生化领域。晋旭坦言,正是这种一对一的扎实辅导和导师器重,才使得自己真正掌握了许多基础且实用的实验技能、“直到今日,张老师在做实验时的谆谆教诲依然响彻耳畔。”

没有沿海都会的喧嚣,在冯虎元老师的一路指导中从查文献、写综述,到设计操作实验,再到撰写论文,历经种种挫折后的好成绩,张怡深知这无不得益于兰大脚踏实地的学术氛围。“我在兰大求学过程中,考了第几名、拿了多少奖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我在这里真正理解到了扎根做科研的意义与重量。”

从大一军训时开始给作为新生领队的“副班”学长帮忙,到在学长的强烈推荐下担任班级团支书,到大二暑假萃英学院提供的赴港化学生物学暑期学校项目,开始对香港教学氛围和模式萌生兴趣,到确立目标攻下托福考试如今已是香港大学的准研究生,兰大给予的每一次相逢和机遇都能在李东方手中绽放光芒。“兰大一路以来也给予了我太多珍贵难得的机会和平台,它教会我不骄不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我能安心做好自己。”

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字 | 脱畅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张珺洁

责任编辑 | 韦世龙

主编 | 肖坤


兰州大学研究生宿舍(兰州大学研究生宿舍图片)

想获得更多考研相关资料

京ICP备14027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