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研究生,
近日,吉林大学张海涛教授团队在《中国图书馆学报》发表题为《新文科背景下“情报学+”人才的时代意蕴》的文章。该文章立足我国数智化变革与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新时代情报学的使命担当,解读了“情报学+”与“情报学+”人才的时代意蕴。
《中国图书馆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图书情报学专业期刊。刊发的众多文章学术水平高、观点新、在专业界影响大,体现了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张海涛
张海涛,博士,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情报学+”研究生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交流中心负责人。美国欧道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生态理论与应用、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国家安全情报理论与应用、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知识融合与知识发现等。
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机中孕育新生机,于变局中开辟新格局,人才是核心推动力。
文章指出,数智化变革是时代大势,而情报学的学科属性以及情报学人才所具备的能力素养正与数智化变革的大势不谋而合,因此情报学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即在守正创新中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方向,以情报决策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以及培育复合应用型情报学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情报学新使命的论证逻辑)
文章构建了大情报观下的DIKIW模型,明确当前情报学研究与情报工作的基本对象,并综合考虑情报学与各领域、各学科交叉融合的实际情况、发展趋势以及人才培育要求,提出了“情报学+”和“情报学+”人才的概念,并构建了“情报学+”全景图谱。
(大情报观下的 DIKIW 模型)
(“情报学+”全景图谱)
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构建了“情报学+”人才的人才画像,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情报学+”人才的培育模式,进而培育能够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承担多领域数智化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在数智化变革和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该文章为持续推进大情报观下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作出了贡献。
拓展阅读:
“情报学+”研究生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交流中心诞生于吉林大学多学科、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生态,在“数据+智慧”培育理念的指导下,中心以“原创、独特、需求,交叉”为原则,旨在通过举办精彩纷呈的学术活动,为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和自由讨论的机会,推进图情档学科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实现具有长效机制的学科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学科交叉融合带动学科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新文科建设战略号召,着力培育形成具有吉林大学特色的“情报学+”交叉研究范式。
关注"吉大招生"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985、211工程,双一流建设高校——吉林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吉林大学新闻中心网站、中国图书馆学报官网、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官网等
吉林大学研究生()